首页

优美UMFOOT

时间:2025-05-29 00:21:42 作者:【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向“新”而行 以“新”提质 中国经济新动能澎湃 浏览量:92019

  中新网宜昌8月23日电 (董晓斌 舒仁庆)记者23日从湖北省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获悉,在该局开展的2024年夏季鸟类调查活动中,观测到国家二级保护鸟类7种,珍稀夏候鸟的数量有明显增长。

在金湖湿地公园拍摄到的灰翅浮鸥。舒仁庆 摄

  宜昌是三峡库坝区生态屏障和长江流域生态敏感区。近年来,宜昌全面推进长江宜昌段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打造了沿江自然风光带和一批国家湿地公园,吸引众多鸟类前来栖息。

  今年8月初,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组织枝江金湖湿地公园等8个自然保护地及宜昌观鸟爱好者服务中心,共同开展了2024年夏季鸟类调查活动,共观测鸟类14目40科88种,累计观测到鸟类3746只。

栖息于宜昌市夷陵区的蓝喉蜂虎正在哺育幼鸟。舒仁庆 摄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李翔介绍,这次宜昌夏季鸟类调查观测到了凤头鹰、黑鸢、游隼等多种珍稀鸟类,其中,灰翅浮鸥数量最多,两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雉和蓝喉蜂虎种群数量也有明显增长。

  李翔说,浮水植物是水雉繁殖筑巢的“硬环境”,此前由于芡实种植减少,枝江金湖湿地公园的水雉数量有所下降。为此,金湖通过科学规划浮水植物种植,让更多的水雉“安家”,“这次在金湖观测到水雉38只,显示水雉数量明显增长。”

枝江金湖湿地公园规划的浮水植物种植区吸引了水雉在此繁殖育雏。舒仁庆 摄

  据了解,2023年,宜昌观鸟爱好者在宜昌市夷陵区黄柏河湿地公园一处蓝喉蜂虎巢穴进行繁殖期观测,发现成功繁殖5只雏鸟。今年,观鸟爱好者对2023年同一区域进行蓝喉蜂虎繁殖观测后发现,该区域已有幼鸟14只。

  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对珍稀夏候鸟分布区域加大科研监测频次,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也将进一步优化夏候鸟繁育环境,提升长江宜昌段生态修复质量。(完)

【编辑:胡寒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火力全开!陆军组织跨昼夜实弹射击考核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各类数字技术快速发展,重大创新成果持续涌现。我国已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宽带和5G网络,5G技术产业协同全面领先。超级计算机、量子通信的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数据生产、算力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应用等方面优势明显。国产操作系统与基础软件性能大幅提升,芯片自主研发能力持续突破,集中力量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一季度北京地区生产总值10581.4亿元 同比增长6%

郑州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一级巡视员孙晨明被查

“情况我们已了解,双方未签订书面合同,出售完也没有留存借条等凭证。目前已受理司法确认申请,如对方未在约定时间内付款,你可以向人民法庭申请直接进入执行程序,无需开庭审理。”马海花解释说,司法确认是对当事人达成的人民调解协议进行自愿性、合法性审查,并赋予其强制执行力的非诉程序。

中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一号

首届北戴河·大不同国际装置艺术展执行策展人、艺术中国主编许柏成介绍,此次活动面向全球艺术家征集作品,采取公开征集+名家邀约的方式,最终确定30余件驻地创作作品方案,其中优秀作品将由大不同装置艺术主题公园永久收藏。

广东海事局启动防热带气旋Ⅳ级应急响应

一是有效防御洪水。始终把防洪保安作为首要任务,紧盯每次洪水发生和演进过程,利用数字孪生“四预”系统,及时发布洪水预警信息,适时调度喀拉喀什河乌鲁瓦提水库将1210立方米每秒洪峰流量削减至290立方米每秒(削峰率76%),调度叶尔羌河阿尔塔什水库将1700立方米每秒洪峰流量削减至1310立方米每秒(削峰率23%),调度沿线298个引水口门分洪17.04亿立方米,全力减少干流洪峰流量,最大限度减轻下游防洪压力。沿河地方政府落实巡查抢险人员,加密巡堤查险频次,及时加固险工险段,预置抢险设备和砂石料、铅丝网等物料,确保了防洪安全,实现了无人员伤亡、无堤防决口的防御目标。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